1. 首页
  2. 都市言情

国民校草是女生星野一佑 女人自熨全过程_综三皇五帝

“一亲王,二良王,三忠王,四晋王,五德王,六敬王,上殿不参王,下殿不辞王,再赐你凹面金锏,上打昏君,下打谗臣,压定了满朝的文武大小官员哪一个不尊,你是个八贤王,代管朕躬。”

弥留之际,赵元俨耳边仿佛又听到了皇兄托孤时的加封。那一只金锏,仿佛一把沉重的锁链,锁住了他年少时采菊东篱的梦,如今总算能够解脱了吗?

狸猫换太子一案,在刑场上,他曾对包拯说“本王无愧百姓,日月可证,天地可鉴!”如今到了地下,大概也能够对皇兄说一句不负所托罢!

陌上谁家少年游,白马轻裘足风流。重重宫墙之中,沉沉冠冕之下,谁还记得当年那个鲜衣怒马的少年皇子,意气风发的大宋周王?

……

雍熙二年,此时是赵光义登基的第九个年头。当年赵匡胤突然驾崩,没有留下遗诏,赵光义先于赵匡胤的儿子进宫,在杜太后的支持下继承了皇位。封建帝制下正常的继承制度是父子相承,赵光义兄终弟及,得位不正,所以登基之后对弟弟赵廷美多番猜忌打压。

就在一年前,赵廷美被贬至房州,忧悸而卒。赵光义的准继承人,皇长子赵元佐因为同情叔叔的遭遇和父皇发生争执,最终被逼成了疯子。

此时皇宫中人人小心翼翼的屏住呼吸,生怕触怒了皇帝。太宗的第八子赵元俨就是在这种情形下降生于世。

八皇子的母亲王氏是典型的大宋传统女性,性情柔和,温柔不争。太宗赵光义将更多的经历都放在了北伐之上,雄心勃勃的他虽然欣喜于幼子的降生,却并没有对妻妾儿女分出太多关心。

雍熙三年,因为援军不至,粮草断绝,杨令公撞死李陵碑前。杨氏一门大郎、二郎、三郎、七郎战死。宋军北伐就此失败,在这种气氛之下,八皇子的抓周再次被忽略了过去。

——生死,深宫一度知冷暖

至八皇子七岁,二哥赵元僖暴毙。皇家子嗣早熟,满目的白色之中,八皇子第一次明白了生死无常。

八皇子听宫人悄悄议论过冤死的皇叔、发疯的长兄,见过父皇对二皇兄的忌惮和呵斥,也见到过二哥死后父皇的悲痛欲绝。八皇子不明白为何父皇前一刻追封二皇兄为太子,后一刻就毁掉二皇兄的名声,打压其心腹臣属,并将其薄薄敛葬。八皇子幼小的心中深深的记住了君父帝王,君在前,父在后。

王娘娘用他特有的温雅塑造了八皇子君子如水的性情,元俨不喜欢令父亲和兄长变得陌生的皇位和权力,比起皇子,元俨更像是一个文人,追求的是兰花一般的清香高远,渴望的是抚琴作画的悠然。

——祷祝,曾是惊鸿照影来

元俨十岁,太宗箭伤严重,卧病在床,元俨担忧的跪在榻边,亲自侍奉汤药。一片晨曦之中,元俨净手焚香闭目虔诚祷祝,愿神灵保佑父皇安康,少年遗世独立,如孤云出岫,羽化欲登仙。眉目之间的虔诚和安然仿佛洗净了太子赵恒心中的烦闷。

“皇兄!”少年顾盼回首,颦笑有意,衣带当风,眉间一点轻愁惊艳了时光。

——丧父,子欲养而亲不在

八皇子十二岁,父皇驾崩,兄长赵恒即位。元俨初封国公,一年升郡王,而后封荣王,从封号也能看出帝王对八皇子的荣宠。元俨平生寡嗜欲,惟喜聚书。擅长二王的行书,也写的一手好飞白。喜画工笔花鸟,笔下的白鹤和翠竹,尽是棱棱风骨。

元俨最喜欢五皇兄,兄弟二人有许多共同的爱好。少年不知愁滋味,读书之余,两人一同在汴京城里收集孤本藏书,或见花开而填词,观叶落而作画,闲余之时,写一张飞白书。

——失友,伯牙摔琴断知音

好景不长,元俨十八岁,五皇兄赵元杰英年早逝。元杰对于小八来说不但是兄弟,也是知音、是挚友。元俨沉寂了很久,然后默默的整理出五哥的藏书,建了一座藏书楼,想来这也是兄长所愿。这之后,元俨很少再笑了,面上的表情总是浅浅淡淡的。

——征战,一举成名天下知

景德元年,辽国入侵,宰相寇准力劝赵恒亲征,会战于澶渊,局势利于大宋,皇帝却惧于辽军的声势决定议和,并且给辽岁币。元俨心中不平,数次出使,参与与辽国的谈判,言辞犀利、据理力争。广颡丰颐,严毅不可犯,天下崇惮之,名闻外夷。上至宗室,下至百姓,无不闻“八大王”之名。

八贤王赵元俨是王者也是儒者,是贵族也是文人,所以作为文人他是理想的,清高的。而作为一个合格的王爷,他也是霸气的,不屈的。他有一身梅花傲骨,却也能为了国家放下脊梁。

国士——明知不可为而为之

赵恒在位后期,任用奸臣为相,以天书之说,荧惑朝野,沉溺于封禅之事,劳民伤财,大修宫苑。

元俨忧愤,几次劝说不成,遂命人纵火烧毁宫观,而后素衣脱冠而待罪。于大殿上怒斥天书祥瑞为闹剧,帝大怒,夺武信节,降封端王。元俨不以为意,跪于殿前三日,反对封禅之意不改。官员劝之君子不立危墙之下。八王答曰:“义之所在,虽九死其尤未悔。”

第三日,赵恒前往探视。元俨抬首,嘴唇干裂,面色苍白,然而眼神清亮,一如昔日。

“皇兄!”元俨的声音有些沙哑,脊背仍然挺直,只是仰头默默的看着赵恒。

赵恒见惯了请罪时俯身叩首的姿态,直视君王往往是不敬,但是八王做来却能看得出真诚和执着,让帝王的怒火平息了几分。元俨不是没有手段,辩才也很犀利,之所以用如此直白而激烈的手段劝谏皇帝,不过是因为不愿欺骗。元俨心中仍然有一丝执拗,纵然所有人都说皇家无亲情,但是他还是想要赌一次。

一分倔强,一分轻愁,就是这双清澈干净的眸子,恍惚和当年那个花园里虔诚祈祷的孩童的目光重合起来。赵恒看着丰神俊朗的幼弟此时狼狈的样子,泛起几分怜悯和心疼。小八年幼失父,真正是赵恒当儿子养大的,怒气平复下来,就开始后悔罚的太重,担忧伤了身子。

兄弟俩的怄气总算是结束了,赵恒着太医为八王医治,封禅之事作罢。元俨犯言直谏,朝野上下莫不称其贤。没过多久,赵恒又寻机给元俨加封。

八王也很开心,把兄长劝回了头,不必担忧国事了。需要养伤,也不用上班工作了。而且知道皇兄就算当了皇帝也并不是无情之人,元俨就算被罚禁足也很开心。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皇兄把这事捅给了母妃王氏,王德妃把小八数落的凄凄惨惨。

托孤——提携玉龙为君死

刘妃用狸猫换出李妃的皇子,八贤王在赵恒的默许下把小皇子抱回南清宫抚养,谎称和妻子狄氏之子。

自幼体弱多病的七皇兄去世,之后八贤王每四年失去一个兄弟,先是沉默寡言的六皇兄,因为宫殿烧毁惊惧中风而死,然后是皇帝赵恒病重,赵恒感觉时日无多,将养在南清宫名为世子,实为皇子的赵祯过继为储嗣,赵恒在病床前将年幼的太子托付给八王,并且赐给他可以上打昏君下打奸臣的金锏,这一份托付很沉重,但是无论是为了皇兄还是为了视如亲子的赵祯,赵元俨都要尽力扛起这份责任。

真宗驾崩,赵祯即位,因为皇帝年幼,太后刘娥临朝称制,手掌大权。八贤王为了提防刘太后的迫害,闭居南清宫,自称有疯病,静静等待官家亲政的那一天。

国器——天下苍生为己任

明道元年,宫女秀珠自杀嫁祸八贤王,意图逼八王说出当年狸猫换太子一事,元俨不愿先帝名声受损,朝廷动荡,宁肯闭目等死。

最终,包拯查出真相,揭开当年狸猫换太子的大案,皇帝生母李氏被迎回,皇帝赵祯趁机欲亲政,八贤王沉寂多年,终于露出了獠牙,朝服珠冠,携金锏上殿,支持皇帝亲政。岁月将元俨这块璞玉打磨的越发温润内敛,眼角多了几条皱纹,但是眉目疏朗,一身风华依旧。寥寥几句言语,就如同名剑,不出鞘也能震慑四方。

赵祯赐八贤王剑履上殿,赞拜不名,入朝不趋。八王只是默默回到南清宫养尊处优,极少过问政事,非大事不出。

兄弟九人,如今只剩八王形单影只一个。赵元俨一生都在失去,父亲,兄长,母亲,妻子,但是世事哪有十全十美的。赵元俨有疼爱的父母,亲密的兄弟,贤惠的妻子,蒸蒸日上的国家,这一世也不枉了。

读圣贤书,所学何事而今而后,庶几无愧。元俨一生无愧百姓,无愧国家。墨魂玉骨水为神,八贤王是梅做的血肉,竹做的风骨,兰做的魂魄,玉做的精神。也曾鲜衣怒马,也曾冠盖京华,也曾犯言直谏,也曾权倾朝野,三朝六十载,不过求一个问心无愧;拒辽扶龙庭,只有这一个国士无双。

热门精选